天气转凉,心梗易找中年人麻烦

时间
2008-12-01

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多数是在安静或睡眠时发病。发作前往往找不到明显的诱发因素。冬季和春季天气寒冷和气温变化较大时容易发病。大约一半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以前发作过心绞痛。下述情况可能是本病的诱因:过分的紧张、焦虑、激动、生气或兴奋等情绪变化,过度劳累,饱餐,持续紧张的工作,用力大便,睡眠不好或昼夜颠倒,连续不断的抽烟等等。

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心肌持续而严重的缺血导致的部分心肌急性坏死。原因通常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、出血,形成血栓,或动脉持续痉挛,使冠状动脉的管腔急性完全闭塞,接受这支动脉血液供应的心肌缺血、坏死。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以男性为多,尤其多见于40岁以上的人。遇到下列情况时,应高度怀疑无痛性心肌梗死的存在。

近期内,屡次发生胸背部闷胀、沉重或气短。

出现阵发性呼吸困难,气短,不能平卧,咳嗽,咳白黏痰或粉红色泡沫痰。

突然出现心慌、恶心、面色苍白、出冷汗、四肢发凉。

老年人突发神志不清或意识丧失。

糖尿病病人出现昏迷。

不明原因地血压下降,尤其在近期内出现血压下降。

突发不明原因的晕厥或抽搐。

由于心肌梗死的预后与疼痛的程度无关,并且无痛性心肌梗死好发于老年人,而且往往就诊晚,并发症多,易误诊漏诊,病死率反而高于有疼痛症状者。因此,临床上当遇到上述情况时,应及时做心电图等相关检查,以明确诊断。

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有三大原则:一是要保护、维持心脏功能,二是挽救濒死的心肌,防止梗死面积扩大,缩小缺血范围,三是及时治疗合并症,防止猝死。使患者不但能度过急性期,而且康复后还能尽可能多地保存有功能的心肌,维持较有效的生活。如果发生上述的症状,即持续严重的心前区憋闷、疼痛、含硝酸甘油不缓解,持续达20至30分钟以上,则应立即求医。最好打“120”,请急救中心的医生来,马上做心电图以判断有没有明显的心肌缺血,并决定是否需要立即去医院就诊或抢救。因为急性心肌梗死有可能发生严重的心律失常(如心室纤维性颤动或心脏骤停)而危及生命,死亡多发生在到达医院前,这就是所谓的“猝死”。如果需要去医院,用救护车送病人最安全,因为救护车上都配有抢救设备。

预防心肌梗死,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以下几点:

绝对不搬抬过重的物品。搬抬重物与用力屏气大便类似,都是老年冠心病病人诱发心肌梗死的常见原因。因为搬抬重物时必然要弯腰屏气。

应放松精神,愉快生活,心境平和,对任何事情要能泰然处之;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,但应避免竞争激烈的比赛。

每周至少要有三次认真的体育锻炼,每次不少于20分钟,但也不宜超过50分钟。

不要在饱餐或饥饿的情况下洗澡。水温最好与体温相当,洗澡时间不宜过长。

要注意气候变化。在严寒或强冷空气的影响下,冠状动脉可能发生痉挛并继发血栓,从而引起急性心肌梗死。所以冠心病病人要注意保暖,或适当加服扩冠药物进行保护。